仙居三黃雞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欽賜,素有“中華第一雞”的美譽(yù),如今,在國家農(nóng)業(yè)部編撰的《中國家禽品種》中,仙居雞赫然排在首位。仙居三黃雞,在天然環(huán)境下,生態(tài)養(yǎng)殖。長年放養(yǎng)于山坡、溪灘、果園、樹林之間,吃的是鮮活昆蟲、嫩草,不喂任何有化學(xué)添加劑和色素的食物。其肉美湯鮮,風(fēng)味獨特,營養(yǎng)豐富,是居家做清燉、白切雞的優(yōu)質(zhì)首選雞。
白斬三黃雞
材料:三黃雞一只(處理干凈的光雞凈重約1700g)。 煮雞的湯汁3大匙。
調(diào)味料:蔥末4大匙,姜末2.5大匙,醬油6大匙,糖半大匙,麻油半大匙。
做法:
1. 燒開一鍋水,將整只雞放入滾水中,大火煮10分鐘,熄火加蓋燜20分鐘,撈出,立刻投入冰塊水中降溫,并替換涼水浸泡至雞身冷卻(約半小時)。(煮雞的湯汁留用)
2. 將雞撈出瀝干,剁成塊狀,盛盤。
3. 混合所有調(diào)味料,加入煮雞的湯汁3大匙,拌勻即為沾醬。
小貼士:
1. 煮好的成品應(yīng)該是雞皮爽滑、雞肉鮮嫩多汁、骨髓切開帶血色的,所以切記不能煮過頭了喔 !! 如果吃不慣骨頭帶血色的肉,可以去骨之后再切塊,這樣給小朋友吃也比較方便些。
2. 要等雞肉完全冷卻再斬切,否則切不漂亮。
三黃雞燉土豆材料:三黃雞半只,土豆兩個,調(diào)料:蔥5g,干紅辣椒2g,花椒1g,大料2g,香葉1g,料酒5g,老抽4g,糖5g,鹽5g,雞精2g
做法:
1、雞和土豆斬塊。
2、鍋內(nèi)放油開大火,七成熱時,加蔥、干紅辣椒、花椒、大料、香葉,爆香后 加入三黃雞、土豆,翻炒幾下,要均勻。
3、再加料酒、老抽、糖,加水適量,蓋鍋蓋轉(zhuǎn)中火,中間要翻動,因為有糖,怕糊鍋。
4、快出鍋時放鹽、雞精。
5、燉的過程大概二十五分鐘。因鍋、火力不同,時間按實際情況掌握。
三黃雞燉冬瓜材料:冬瓜100克,三黃雞300克,姜10克,香菜10克,奶湯1000克。調(diào)味料:鹽5克,雞精3克,糖1克,胡椒粉1克。
做法:
1、將三黃雞斬件汆水,冬瓜切成三黃雞大小的塊,香菜洗凈切段,姜切片待用。
2、凈鍋上火,放入奶湯、姜片、三黃雞,大火燒開轉(zhuǎn)小火燉30分鐘再放入冬瓜燉10分鐘調(diào)味,撒上香菜段即成。
功效:冬瓜對暑熱口渴、痰熱咳嗽、面斑有一定的食療作用,此外,還有健脾養(yǎng)顏、止咳化痰之功效。
猴頭菇燉三黃雞材料:三黃雞350克,猴頭菇100克,蓮子、陳皮各5克,姜10克,清水1200克。調(diào)味料:鹽5克,雞精3克,糖1克,胡椒粉1克。
做法:
1、三黃雞斬塊汆水,猴頭菇?jīng)_水待用,蓮子、陳皮洗凈,姜切片待用。
2、凈鍋上火,放入清水、三黃雞、姜片、蓮子、陳皮、猴頭菇,大火燒開轉(zhuǎn)小火燉45分鐘調(diào)味即成。
功效:野生猴頭菇與海參、燕窩、熊掌齊名,含有豐富的氨基酸、維生素等多種微量元素,能補(bǔ)五臟、健脾胃、促消化。
(編輯整理:仙居房產(chǎn)網(wǎng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