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記者從仙居縣農業(yè)部門了解到,今年該縣智能大棚楊梅種植喜獲成功,即將大規(guī)模采摘上市,這比當?shù)芈短鞐蠲烦墒炱谔嵩缌税雮月左右。
記者在位于福應街道的仙居縣肖垟楊梅專業(yè)合作社的智能楊梅大棚里看到,盡管外面大雨傾盆,但大棚里的28畝楊梅絲毫不受影響。行走在大棚間,只見一顆顆紅中帶紫的荸薺楊梅掛滿枝頭,令人垂涎欲滴。
據(jù)基地負責人介紹,該基地從去年開始試種大棚楊梅,水泵、測溫儀、噴淋等設施一應俱全。經過科學管理、智慧種植,今年的大棚楊梅豐收在望。其中,5畝荸薺種楊梅已進入采摘期,保守估計產量5000公斤左右,商品果率提高了將近一半。當天的銷售價格為80元/公斤。
“荸薺楊梅可以大量上市了,這幾天我們品嘗過,比露天楊梅甜度高了四五度。東魁楊梅預計本月底到6月初開始成熟。對大棚楊梅的前景,我很有信心�!毕删涌h肖垟楊梅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應良琴高興地說。
仙居縣福音果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也于去年開始嘗試智能大棚楊梅種植,目前,20畝東魁楊梅長勢喜人。一顆顆青色的東魁楊梅,個頭明顯大于大棚外同時期的露天果實,生長期也提前了十天左右。雖然目前東魁楊梅尚未成熟,但已有不少采購商主動上門洽談采購事宜。采購商在實地看了大棚楊梅后,對品質表示非常滿意,并初步達成購買意向。
據(jù)了解,去年仙居縣楊梅種植面積14萬畝,投產面積13.5萬畝,產量10.6萬噸,鮮果產值8.5億元,全產業(yè)鏈產值20億元。為了實現(xiàn)楊梅產業(yè)數(shù)字化轉型升級,仙居縣農業(yè)農村局在全縣范圍內挑選5家楊梅種植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開展智能大棚示范建設。截至目前,智能楊梅大棚示范建設95畝,投入資金1039.8萬元,補助資金505萬元。
“通過大棚設施,可以讓楊梅比露天提前10到15天上市。同時,通過大棚設施栽培,可以提高楊梅的品質,包括糖度、生理生化方面的指標�!毕删涌h農業(yè)農村局特產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應錚崢說,因為楊梅容易受到大雨影響,造成落果、減產,通過大棚栽培,可以不受天氣影響,提高產量。
(編輯整理:仙居房產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