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目前,國有五大銀行(工、農、中、建、交)已先后交出2016年成績單,五大行的“吸金”能力依然遙遙領先各大上市公司。值得注意的的是,隨著過去兩年我國樓市不斷升溫,個人住房信貸規(guī)模也創(chuàng)下“天量”。
央行數據顯示,2016年,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8萬億元,而五大行個人住房信貸余額超過12.8萬億元,五大行占個人住房貸款占比高達70%,僅建行一家就新增房貸8117.52億元。據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統(tǒng)計,2016年,五大行新增個人住房信貸達到2.9萬億元。除交行外,四大行新增個人住房信貸占全部新增個人貸款的比例,均在七成以上。那么,在不少城市紛紛限購的當下,個人住房信貸對五大行2017年的業(yè)務會有怎么樣的影響?
房貸增速提振個人貸業(yè)務
年報顯示,作為全球第一大銀行的工商銀行2016年凈利潤依然位于榜首,在個人貸款業(yè)務方面,其個人貸款2016年金額增加6543.07億元,增長18.5%。而房貸卻增加7246.41億元,增長28.8%。工行的個人貸款結構顯示,除房貸和信用卡透支外,個人消費貸、個人經營性貸款皆有一定程度的減少。記者注意到,個人住房貸款占個人貸款比重再次上升,由2015年的71.1%上升到77.2%,而工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也達到了3.24萬億元。
建設銀行的房貸業(yè)務一直較為強勁。年報顯示,該行2016年新增房貸8117.52億元,增幅29.26%,2016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3.59萬億元。記者注意到,2016年建行新增個人貸款和墊款8715.39億元,房貸占新增個人貸款的93.14%,而與工行相比,建行的個人消費貸以及信用卡貸款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。
建設銀行行長王祖繼在2016年業(yè)績發(fā)布會上表示,建行2016年的信貸結構在持續(xù)優(yōu)化。2017年的信貸投向將以服務實體經濟發(fā)展的需要為最重要原則,其中個人信貸投放同樣是重要方向,但會堅持解決自住房為主。
中國銀行的年報顯示,截至去年末,該行內地個人貸款總額為2.98萬億元,比上年末增加5866.18億元,增長24.47%,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金額為2.34萬億,較上年增加5559億元,占新增個人貸款的94.76%。
而農業(yè)銀行的年報顯示,2016年該行個人貸款余額3.34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加6129.89億元,增長22.5%。農行方面表示,主要是由于本行加強零售客戶營銷力度,加大個人住房貸款的投放力度所致。房貸方面,農行2016年末個人住房貸款為2.56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加6329.52億元,增長32.8%。占個人貸款比例由2015年的70.7%上升到76.6%。而個人貸、經營貸皆有一定程度的下滑。
交通銀行與其他四大行相比,房貸業(yè)務的總體量相對較少。從房貸同比增速來看,截至2016年末,交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余額達7702.80億元,較年初增長1659.23億元,增速高達27.45%。
住房信貸對銀行吸引力減弱
央行數據顯示,2016年,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8萬億元,而五大行個人住房信貸余額超過12.8萬億元,五大行占個人住房貸款占比高達70%。央行的另一項數據顯示,2016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.65萬億元,同比多增9257億元。分部門看,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.33萬億元,五大行合計增加2.9萬億,占新增貸款比例45.81%。
今年以來,40余城或地區(qū)出臺限購政策,北京、廣州等地區(qū)限購政策再次升級。業(yè)內人士表示,“這種現狀對于銀行的個人房貸業(yè)務開展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”。
全國兩會期間,央行營業(yè)管理部主任周學東也表示,就個人房貸在新增貸款的占比來看,預計今年將會由去年的45%下降到30%以內。那么作為房貸市場的主力軍,2017年房貸這架“馬車”能否繼續(xù)帶動五大行的業(yè)績增長呢?記者采訪了第一創(chuàng)業(yè)證券首席分析師李懷軍博士。
李懷軍表示,2016年四大行(中農工建)的凈利潤增速都下降至2%以下,特別是中國銀行的凈利潤增速為-3.7%,主要是出于穩(wěn)健考慮撥備覆蓋率上升9個百分點所致。2016年四大行新增個人住房信貸迖2.7萬億元,個人住房信貸余額達到12萬億元。如果2017年四大行新增個人住房信貸余額減少,那么不僅僅是由于限購政策導致的。從銀行的角度看,現在10年期國開行收益率一直4.1%左右,與9折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差不多;從投資和住房信貸對比角度看,住房信貸對銀行的吸引力已經大大減弱了。
那么對于國有大行來說,房貸業(yè)務的收緊意味著什么呢?利潤是否會減少?李懷軍表示,“四大行利潤的減少,主要是由于銀行資金來源的成本提高了,息差減少所致,關鍵在于資金來源端(負債),而不是資金運用端(資產)。從資產端看,四大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在20%~30%等,最低的農行21%,最高的中行37%,個人房貸減少對利息收入有影響,但對非利息收入沒有影響。由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會逐步提高,在目前無風險利率水平接近房貸利率的市場環(huán)境下,個人房貸的減少對四大行利潤的影響不能高估。”
此外,李懷軍表示,“從貸款的角度看,房貸減少了,由于債市收益率的提高以及企業(yè)利潤率的上升,PPI的上升使企業(yè)實際負擔的利率水平有了很大的下降,企業(yè)貸款的積極性也有很大的提高;銀行可以有更多的額度用于企業(yè)的貸款,而企業(yè)的貸款利率遠高于房貸,銀行增加企業(yè)貸款也符合中央‘脫虛向實’的要求。因此,個人房貸的減少對國有大行利潤的負面影響不應高估。”
(編輯整理:仙居房產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