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際關(guān)系中,和睦相處的一種訣竅
2012-6-30
一戶人家經(jīng)常吵架,真可謂“大吵三六九,小吵天天有”。而看見隔壁的一家是非常和樂,安寧和睦。家主心里十分羨慕,便前往請教。鄰家的男主人回答說:“別無其他原因,只因為我們家沒個人都是壞人,所以不會吵架,而你們家都是好人…… ” 問的人不明白所以然:“好人怎么天天吵呢?而壞人為何天天不吵呢?”他便自 言自語,悻悻然離去。
一天,鄰家有一輛自行車被竊,他們的對話無意間讓經(jīng)常吵架的那戶主人聽到:
“車子失竊,可能沒有關(guān)好門,是我的錯。”這是女的聲音。“不,我忘了上鎖 ,是我不好。”男的答。
“其實我不應該那么粗心,當常常去巡邏。”老人也這么說。于是,那戶人家恍然大悟,原來你們都是這樣的“壞人”。難怪我們家要吵了,要是出了什么事,誰都 會指責別人不對……
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暫且不說,讓我們來看一番實實在在的道理:遇到不愉快事件,多責怪自己,少歸咎別人,正是合家和樂的關(guān)鍵。故事中的鄰家男主人說:“我們都是壞人”。當然不是約定俗成意義上的壞人,只是泛指人人都有缺點,而誰沒有自己的短處呢?有些事情,即使過失、過錯全在對方,恐怕也要給人一臺階為宜。比如,家人無意間打掉一只熱水瓶,他決不會以為自己摔得有理,心里總是有寫肉痛的。這時,你就不必火上澆油了,倒是說些“不打掉,也用不了多久了”之類的話,能使對方寬心。這類給過失下臺階的勸慰,心理學上稱之為“合理化”,它或許正是人際關(guān)系中和 睦相處的一種訣竅吧。
[經(jīng)文]
哥林多前書 11章28節(jié) “人應當自己省察……”